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所以实际上是把汉剧十种行当都包括在内了。不仅包括在内,而且更为细密严谨。唯一不同的是汉剧虽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当是末,而不是生。发展到京剧,生行就成为主要行当。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 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部分京剧名段如下:
老生:
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
甘露寺——劝千岁
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珠帘寨——昔日有个三大贤
花脸:
奇袭白虎团——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
赵氏孤儿——我魏降
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赤桑镇——自幼儿蒙嫂娘教训抚养
锁五龙——号令一声绑帐外
青衣:
红娘——将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卖水——表花
霸王别姬——看待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豆汁记——人生在天地间有丑俊
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老旦:
钓金龟——叫张义我的儿
杨门女将——一句话闹得我火燃双鬓
打龙袍——龙驹凤辇进皇城
小生:
罗成叫关——十指连心疼煞人
小宴——吕布唱段
对戏:
花脸和老生:断密涧
老生和青衣:武家坡、坐宫
青衣和青衣:大登殿
老生和老旦:四郎探母
老生、花脸、青衣:二进宫
Copyright © 2002-2017 济南庆典策划公司 版权所有